盲盒这种现实的开箱游戏,你参与了吗?

今天我们不聊游戏,我们来谈一个今年最火的现象级产品:盲盒。

百度对于它的解释是:通常装的是动漫、影视作品的周边,或者设计师单独设计出来的玩偶。之所以叫盲盒,是因为盒子上没有标注,只有打开才会知道自己抽到了什么。不确定的刺激会加强重复决策,因此一时间盲盒成了让人上瘾的存在。

盲盒

盲盒源自日本,非要溯源的话可以追溯到明治末期的“福袋”。这种年末促销的活动,古来有之,强如苹果也不免俗的举办此类活动。通常“福袋”会把一些热销商品打包在一起,统一售价,商品内容事先并不公开(有些商家会公布商品范围),但通常福袋的售价会比商品正价要低一些。比如售价1万日元的福袋,你可能获得超过总额的商品。这种完全盲选,全看运气的形式,一直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刚好买到自己心仪东西的惊喜感,完全无法用语言来表达。

盲盒

随着时间的推进,由福袋演变出了另一种玩法“扭蛋”。

这种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小玩具,在你消费一定金额之后即可抽取一只扭蛋,扭蛋不能指定,全靠抽。如果你想集齐一套,那么除非你有超绝的运气,否则你大概率需要花费超过本体的金额才能获得,而这些扭蛋多为知名IP周边,具有一定增值空间。如果你志不在收集,想着试试欧气或者只为在钥匙扣上增加一个玩偶,也会随手来一发。

盲盒

大概在2012年左右,由扭蛋文化再一次变化,衍生出了火爆全国的“盲盒”。那么盲盒是怎么玩的呢?

以目前国内最为红火的Molly系列为例,一般一套盲盒中包括12个小盒,分别含有12个基础款玩偶,每种各一只。一整箱盲盒共有12套,一共有144个小盒,其中只有一盒含有隐藏款的玩偶。每盒均价59元,那么天选之人至少需要12*59=708元方可收集齐全,不过现实可不能这么算,除了无法避开的重复率还有那个玄之又玄的“隐藏款”。为凑齐全套盲盒,花万元以上的人不在少数,甚至有人直接出价购买全套。根据呆毛哥的了解,有玩家入盲盒坑三年,砸下的钱足够买一辆中等价位的车。

盲盒

从二手交易平台的数据显示,近一年的时间里,有30万盲盒玩家进行交易,每月发布闲置盲盒数量较一年前增长320%,这是一个千万级的市场。根据某宝发布的《95 后玩家剁手力榜单》,盲盒已经成为 95 后玩家增长最快烧钱最多的爱好。个别盲盒玩偶的溢价已经超过了30倍,这已经完全超过呆毛哥正常理解范围了。要知道目前如此畸形的球鞋市场也从未出现如此疯狂的场面,今年的鞋王,Air Jordan 1 x Travis Scott "倒钩"最高也不过被炒至10倍的价钱,这样一对比,是不是你会觉得一万块钱买双鞋似乎也有了那么一点点说服力了?

盲盒

如此硬核的消费能力,呆毛哥都怀疑自己是否有资格走在世代的浪潮之中。

盲盒

人们为何原因如此投入进行盲盒抽取呢?

第一个原因就是人的“收集”心理。不论是小时候的小浣熊干脆面里的水浒卡还是每年支付宝的集五福活动,都绕不开收集。而在引入“隐藏款”后更是放大了人的情绪,从而激发人们的对于赢的瘾。

盲盒

再次,“随机性”对于人的诱惑是巨大的,人类最大的优势和不足就在于迷恋小概率事件,自然对于这种无法预期的盲盒,有着天然的青睐,更不要说盲盒的受众都是中青年这样富于冒险的群体,一次上头,回头无岸。

盲盒

最后就是文化的驱动。这点很关键,其实目前的球鞋还是盲盒这样的潮玩,都离不开商家的包装和上升到文化层面的共鸣,这样做才能做出更高的溢价。为什么芝加哥配色的元年AJ1那么贵?为什么那些联名有的只是在某些地方刺个绣然后换换颜色就能翻倍卖?这全都源于产品背后的故事和文化,如果你愿意为其买单那就是一种认同感,这也是当代年轻人寻求认同的一种方式。

盲盒

同理,Molly之所以会火,也不外乎限定、联名和文化。这个看起来面无表情的Molly,却是妈妈粉里的心头肉,有位开价2000元求二手的Molly城市限定款魔都歌女的全职太太说道,看到她就想到女儿;另外一位,喜欢“伤心小丑”的女同学,因为她觉得寓意很好,在放弃了其他玩偶之后依然不舍得将其转让,而留在了身边。

盲盒

这就是当代年轻人的消费心理:“你喜欢,就已经很超值了,它陪伴你,给你带来开心,就已经是升值了。”

盲盒

说回盲盒本身的模式,这不是大家第一见到,在游戏里这样的模式屡见不鲜,这就是抽卡。在抽一发就收手,这种鬼话不知道呆毛哥对自己说了多少次,不过依然贡献给了游戏,这和盲盒何其的相似。抽中“金色传说”和“隐藏款”的感觉是差不多的,开箱子、十连抽和抽盲盒并没有什么不同,而且都...很烧钱。

盲盒

有道是:“盲盒一面墙,北京一套房”。

内心恶魔却说:“抽卡一时爽,一直抽卡一直爽。”

呆毛哥只能告诉你:“放弃盲盒,别墅靠海!”

有人把盲盒当成了一种“理财手段”,可惜这么想的人都已经陷入这怪圈里不能自拔。利用球鞋、盲盒这样潮流不能成为你投资的选择,这只是一种投机的选项。盲盒目前处于一个极其不合理的阶段,各种商家使用套路割韭菜。

盲盒

就游戏而言,因为抽卡问题导致的运营问题也不在少数,其中以日本游戏《碧蓝幻想》的猴女事件尤其突出,它为后来的出台抽卡保底政策做出了长足的“贡献”,只不过这是个反面教材。游戏活动期间概率UP到6%的角色,令玩家花费了2276抽(远低于官方概率)才获得角色,这令一众玩家都愤怒了。

盲盒

手游尚且如此,那盲盒这样0保底、无UP的现实开箱游戏,那不更充满了“赌”的意味?同为一本万利之物,全靠附加值和玩家追逐撑起的价格,盲盒实在是消费主义的陷阱,我们并没有因为年纪的增长而遗弃玩具,它们只是变得越来越贵,当玩具超过了它自身价值太多的时候,我们就需要警惕了,二者同样都具有“不确定性”,让它乘着时代的快车,走上了通天便道。

盲盒

盲盒不是电影《阿甘正传》中阿甘妈妈说的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盲盒甚至算不算得上巧克力我都不知道,但它吃多了一定会是苦的,我们不应该堕入这场盲从的狂欢,更不应该在人性的弱点中迷失自己。

盲盒

大家在为自己兴趣爱好买单的时候,也请一定理性别让欲望主导了自己抽奖的手。

盲盒

站住~游戏爱好者!我强烈建议你下个好游快爆APP。APP里有丰富的攻略秘籍,还有时下热门的爆款新游和实用工具,动起你的手指,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玩这个好玩的APP吧,快快快!

热门游戏专区 更多+